商朝故事第九十八章
商朝故事第九十八章,王辉是从邻近州郡回到京城后,听说太甲带兵包围刑部的消息,当时吓的目瞪口呆,因为他不知道太甲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蠢事,立刻有了大祸临头的感觉。
自从接手建设新都的任务后,因为手握大权,掌管了朝廷的银库,只要人在家里,大门口就是门庭若市。但是王辉的大脑始终清醒,官员始终是他首选对象,而在官员中,重要部门的官员又是重中之重。就像这次之所以去临近州郡,就是因为要见的人,是南北大营里的一个将军的弟弟,虽然这个将军,在南北大营领导人中,排在第五位,但是他是带兵的军官,这就足够了,况且,如果他对太甲忠心,太甲可以提拔他,让他进入三甲,不过是大王一句话的事情,所以当他找上门来,介绍弟弟所作的生意,王辉当时就答应了。第一是这位将军的特殊身份,第二是他弟弟做的是木柴生意,建造新都的木柴用量是惊人的,根本就不是一家木柴公司可以吃下的,再说为了不耽误工期,他也需要几个大点的木柴公司保障供料,因此就亲自去了临近州县进行考察。只是没有想到,他出去才一天时间,太甲就闯下了如此大祸,他明白,这个时候对伊尹势力集团展示实力和决心,是找死,别说死几个流氓,就是死掉的是他们,太甲也应该控制住火气。
这一夜王辉不知道怎么睡过去的,反正第二天早早就醒了,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,不停地在想:必须和汪伦谈一谈,告诉他局势的凶险,不能再纵勇大王惹事生非了,在政治的搏斗场上,胜者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的,使性子斗气,最后的结果就是完蛋。不能自己在前面筑坝,他们在后面放水。吃过早日饭后,王辉就命令家人给汪伦送信,到自己庄园小聚,并没有说有事情。汪伦这几日正处在兴奋中,大王为了给自己的下人出气,亲自率领禁卫军去包围刑部,最后迫使伊尹签订城下之盟,活生生把总捕头抓捕了,这是多么大的脸面,就因为这件事,他在整个王宫都有面子,往日牛哄哄地禁卫军队长,太监总管也对他零眼相看了,这让他感觉美妙至极。现在听说王辉请自己过去小聚,想也没有想,就驱车去了王辉府邸。
王辉作为老贵族,毕竟有修养,虽然一肚子怒火,但是两个人见面的时候,王辉的脸上还是和颜悦色的,丝毫看不出生气,一边喝着茶水,王辉就请汪伦讲述大王带兵包围刑部大楼的事情。汪伦因为没有发现王辉生气,感觉这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,就从寄养带着捕头,包围豫园开始讲起,尤其是讲到太甲威风凛凛,带着王宫侍卫队包围刑部大楼的时候,满脸都是兴奋,讲到激动的时候,吐沫横飞,根本就没有注意到,王辉的脸色越来越冷峻,后来就像结了冰块,汪伦这才发现不对,匆匆忙忙结束了讲解。
“汪大人很得意是不是?”这句话从王辉嘴里蹦出来,冰冷的能够冻死人。“大王准备和丞相摊牌了?”看见汪伦没有理解自己的话,王辉又补充了一句。
汪伦这才知道王辉生气了,但是还是没有觉得自己闯祸了,瞪大了眼睛问王辉:“王大人这是何意?”
“我的意思是说,既然大王带兵包围了刑部,刑部飞大人是丞相的绝对心腹,这是准备和丞相明火执仗开干了?”王辉一脸严肃地说。
汪伦大张着嘴,顿时说不出话来,明白自己闯祸了,而且是闯的大祸,因为他一向反对太甲和伊尹公开对立,也不赞成太甲把伊尹当成对手,因为他知道,太甲除了占了大王封号,什么都没有,如何和伊尹较量,朝廷的六部,主管刑部,兵部的主官,都是伊尹死党,伊尹在京城民间,被当做传奇一般地述说着。和这样一个人对垒,那就是说自己活够了,因此,他主张太甲利用大王的地位,吃喝玩乐,享受荣华富贵,不去和伊尹一党争夺朝廷权利,双方不发生冲突,如此一来,各取所需,就会相安无事。如果相安无事,自己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靠着太甲的宠爱,吃香的,喝辣的。哪里知道,因为豫园遭遇袭击,尤其是蒸饼的暴死,因为怒火攻心,一时间失去了理智,像大王哭诉,结果激怒了大王,大王就做出这种不可能挽回的祸事来,当时没有感觉出来,现在经过王辉的斥责,一切都明白了,知道大王走了一步多么臭的棋。
但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,懊悔没有用,更不能在王辉面前认输,只好打肿脸充胖子了。就说:“王大人真会开玩笑,大王怎么可能和丞相明火执仗地对垒?丞相也没有表现出这个意思。”
“你以为丞相是三岁的孩子,有火会挂在脸上?难道你没有听说,咬人的狗是不露齿的?”王辉看见汪伦还在冒充大尾巴狼,揭开了这里的真谛,因此就是吓的汪伦晚上做噩梦也顾不得了。
“王大人是说,丞相已经秘密准备了,要兵变?”汪伦因为过度恐惧声音嘶哑地说,他自从生活质量改变之后,特别怕死,或许是因为珍惜现在的舒适日子了。看来古人说的,板荡识诚诚,饱暖思**的确有道理,汪伦算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。
“这个我不知道,但是我知道的是,灾难离我们不远了,丞相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,但是通过这件事他可以在明天,关键时候,大王是会使用武力的,对于丞相这样的人,这个提醒一次够了,如果说,原来的丞相能够宽容大王的无作为,吃喝玩乐,以后恐怕不会了、军队,警察都听丞相指挥,汪大人,我们的资本在哪里?”
王辉说到这打住了,犀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汪伦,似乎要把汪伦看的灵魂出窍,目光里当然含有不少鄙夷,心说破落户的子弟,一旦翻身就会膨胀,然后就自己把握不住自己,不知道天高地厚,底蕴的缺失是这些人走向毁灭的必然,关键的问题是,他们自身像瘟疫一样,靠像谁,谁就会倒霉,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就是乞丐,豪华的富裕生活承受不了,真正的扬眉吐气做不到,小有成就就獠牙外露了。
“王大人,你有什么锦囊妙计拿出来,我们现在可是在一条船上,船翻了,大家都得死。”汪伦开始耍无赖了。明明是自己闯的祸,非要拉王辉一同下水,所有无赖的秉性都像似,为了个人利益,没有任何底线不能破的。
看见汪伦这副无赖面孔,王辉是既厌恶,又无可奈何,因为他需要大王,而大王信任汪伦,所以就像汪伦说的,他们已经捆绑在一块了,船翻了,自己的确好不了。虽然意识到这是个问题,但是王辉并不想让汪伦那么容易就得到解脱,因此故意冷笑地说:“汪大人要主意可以,但是不能口是心非,耳朵听完,脑子就忘记了。如果汪大人有记性的话,应该明白,你当初启用蒸饼做队长的时候,老夫就提醒过你,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劝你不要用他,你是怎么说的,说你有识人之明,不用我多操心,劝我管好自己的事情,现在结果如何?做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就可以横行天下,那是浅薄,浅薄就是高度近视,不但会害自己,也会害别人。”
汪伦虽然被王辉数落的脸成了变色萝卜,一会青,一会紫,但是并没有反击,和生命,富裕的生活比较起来,被人奚落算是小事了,他现在需要的是解脱困厄的妙计,不是痛快嘴,所以看起来老实,在王辉面前表现出熊包样,当然这是第一次。
“王大人教训的是,在下记住了。”
看见狂妄的汪伦在自己面前规矩了,王辉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,毕竟两个人还需要并肩战斗,才能够度过难关,就把话锋一转说:“出了这件事,丞相已经起了杀心——不是杀死大王,是废掉大王,所以今后的一段时间,千万不能因为任何事情激怒丞相,这样或许可以延缓灾难发生的时间,对于我们来说,时间就是救命的稻草,因为这些日子,我正在竭尽全力拉拢大臣,现在刚刚看见效果,假以时日,等我在军营中培植了自己的人,掌握了一定的军事力量,加上现在归大王指挥的军事力量,我们就有了一定资本。我们的资本越充足,丞相对大王动手的时候就越忌惮,所以,在我们不具有对抗丞相力量的时候,做缩头乌龟是必须的。”
“王大人的意思是,就可能告诉大王少参与朝廷的事情,这样一来,和丞相等人冲突的概率就少,危险就会远离我们?”汪伦说。
“韬光养晦固然是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方法之一,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手里要有武装力量。除了争取军队,我们还应该秘密组建自己的部队,我现在手里有银子,有了组建军队的资本。”
“招兵不难,只有有银子,但是训练出能够打仗的军队,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。不说别的,我们不能公开招募,军官去哪里找?没有出色的军官,带不出一流士兵,没有一流士兵,军队就是乌合之众,乌合之众如何面对朝廷的正规军?”汪伦感觉王辉的计策虽然不错,但是实行起来困难重重。
“困难肯定会有,没有军官,可以招募江湖义士,他们有功夫,也不怕死。还有,可以秘密招安山寨土匪,然后就地招兵买马,等到他们训练好了,就可以拉倒京城周边,作为我们的外围力量,一旦城里有事,就可以进城,作为我们的外援。”王辉说,对于他来说,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,因为相比于拉拢朝廷军官,让他们带兵叛乱,别的困难都容易解决。
汪伦看见王辉说的如此笃定,知道他谋划多时了,在自己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,不如听信王辉的安排,就说:“招募山寨土匪,我可以找人去做,也能够说服大王给他们下达圣旨,把他们洗白。只是什么时间动手,还需要王大人安排。”
“在我们的实力没有绝对占优的时候,不会主动动手,之所以做多种准备,是预备伊尹突然动手的时候,我们会措手不及,没有外力支援,会非常被动。”王辉说完叹了口气,因为他知道,自己的办法也可能是画饼充饥,不能真正有用,只是有聊胜于无而已。
八
王辉的韬晦之计正中太甲的下怀,他本来对国政就兴趣不大,只要自己的荒唐生活不受干扰,伊尹等人愿意做什么,如何处理朝政,他懒得过问,因此他执行的韬晦之计是干净彻底,如果不是伊尹来请示,就装聋作哑,全部精力都用在吃喝玩乐上。
选美大队被寄养干掉之后,太甲重新组建了队伍,这次太甲接受了教训,清一色选择太监去干这个活,而且命令禁止“武取,”因为他担心再闹出个豫园悲剧,虽然这样一来,选美的效率大打折扣,但是因为蒸饼干的时候,已经为他选来了几十个美女,有了这些人垫底,完乐暂时够用了,太监并不着急。当然了只是有美女陪睡,陪吃喝,未免还是单调,于是在汪伦的建议下,王宫独自组建了乐队,舞蹈团体,汪伦从民间找来了艺术大师靠背做导演兼指挥,加上太甲本人的音乐天赋不差,不时地过来加以指导,时间不长,王宫乐队和舞蹈团,就能够像模像样地演奏乐曲,翩翩起舞了,如此一来,生活立刻丰富起来。太甲本来就喜欢音乐,现在有了自家的乐队,除了睡觉,就连吃饭也要乐队奏乐。
有了美人,有了艺术团队,太甲并不知足,又命令汪伦在王宫后院建造个小型泳池,天气热的时候,可以和宫女,贵妃在里面戏水。泳池的旁边建造了亭子,里面既有桌椅,又有毛毯,戏水累了,可以到亭子里吃肉,喝酒和美人调笑。当然,有时候也出宫狩猎,郊游。总之,不用过问朝廷政事,太甲有些乐不思蜀了。如果日子就这样过,他觉得自己就是神仙,伊尹他们需要做事的权利,统统拿去好了。天天听点歌曲,喝点美酒,拥抱美人,神仙也过不上这样的日子,夫复何求?乐哉乐哉!
但是王辉和汪伦知道,伊尹是不会让太甲永远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的,因为他是大王,主持国政是他必须履行的职责。伊尹辅助三代大王,各个都工作勤奋,以国家兴旺为第一需要,没有一个大王像太甲这样醉生梦死的,双方的冲突暂时停止,是临时休战,伊尹对太甲动手是一定的,只是那次冲突失败后,伊尹会如何处置太甲,王辉和汪伦一致的看法是,太甲能够保住性命就算万幸,如果另立新君,就是伊尹不动手,新君也不会让太甲活下来。因此两个人私下里都在加紧备战,因为太甲的死活关乎到他们自身的荣辱。
有关太甲在宫里宫外的荒唐生活,不断有大臣像伊尹报告,大家的感觉是,一个兴盛王朝不该由昏聩的君王来主宰,鼓动伊尹带领重臣去王宫劝谏,伊尹明知道这种劝谏没有用,但是因为不能拂大臣的心意,还是带领部分大臣去了,太甲也接见了他们,聆听了大臣的肺腑之言,当时没有表示不满,但是事后还是外甥打灯笼——造就。
此时的伊尹明白,太甲不可救药了,因此命令管事的大臣秘密做着准备,葛燕方面,飞扬方面正全力以赴地做着工作,当然,工作重点是监视王辉和汪伦,加上他们身边人,最先送来情报的是葛燕。那天,葛燕身穿便装。带了个卫兵,突然出现在伊尹的办公室,看见这样装束的葛燕,伊尹立刻意识到有大事发生,命令侍卫守在门外,任何人不准进入,随后让葛燕坐下问:“将军发现了什么?”
“一切如丞相所料,他们的手果然伸到了我的部队。我手下一个叫诚毅的将军,被王辉收买了。据秘密监视的人报告,他被王辉秘密地带进王宫,从王宫回来后,加紧了在部队活动,他的亲信也在四处拉人,秘密囤积兵器,在我看来,有兵变的可能。”葛燕说,虽然脸色平静,似乎没有太看重诚毅的兵变,但是目光里,还会出现不安的光芒。尽管论在军队里的权势,威望,自身的武功,诚毅都远非对手,但是对方在暗,葛燕在明,在不知道对方何时出手的情况下,危险还是有的。
“难怪大王传旨给我,让我耀升诚毅为过将军,如此一来,他在军中的职务就仅次于将军了,一旦将军有了意外,他就顺理成章主掌军队大权了。”伊尹惊讶地说,因为对诚毅不熟悉,不知道他的军事才能如何,所以得到圣旨后,并没有立刻去军营宣读,现在才知道这里有阴谋。“这个诚毅是个什么样的人,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拉下水?”
“他本来就是王族,志大才疏,能够做到今天的位置,不是因为战功,按理说该知足了,但是他不是,总说以他王族贵族的身份,在军队干了十年,现在还是偏将军,是受到了我的压制,对我不满很久了,因此被王辉盯上一点也不奇怪。”葛燕说。
“王辉的工作和部队没有交集,他是怎么样接触上诚毅的?”伊尹感觉不解地问。
“听说他有个弟弟在临近州郡做木柴生意,生意做的很大,非常有钱。这次建新都,需要大量木柴,他这样的生意人,当然不会放过机会,就让哥哥出马。诚毅本来和王辉交往不多,两个人也没有特殊关系,诚毅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。只是他不知道,王辉正需要掌握军权的将军为自己服务,当然是满口答应,就这样,诚毅投入了大王的怀抱。”葛燕回答说。
“在你看来,凭诚毅的能量,可以拉出多少士兵?”知道了诚毅为什么投靠大王之后,伊尹当然关心诚毅的能量。如果能量大,就要早点下手,免得受制于人,如果能量一般,就可以缓缓,派人监视就可以了。
“顶多几百人,不会更多。”葛燕蛮有把握地说。葛燕治军严格,做事公平,武艺高强,所以在军中威望很高。
“好,派人监视就可以,暂时不要惊动他。”伊尹说,随后关照般地说了一些军队建设的话,让葛燕走了,葛燕汇报的情况让伊尹心理有些沉重,尽管他已经料到王辉会把手伸到军队里,只是并不相信主要军官会被收买,因为他相信葛燕的治军本事,相信自己在士兵心中的威望。其实伊尹忘记了,诚毅拉拢军官,投靠的对象是大王,中下级官员,并不了解大王和伊尹之间的矛盾到了**的程度,对于大王的荒唐生活虽然略有耳闻,但是不看重,他们看重的是自己的出身,未来,因此可以靠近大王,就意味着提升,谁不愿意?伊尹是把普通人的觉悟看高了。
对于伊尹来说,军队不能出事,这是一定的,因为双方力量对决,最后起到胜负作用的,可能就是军队,尽管伊尹不愿意和太甲刀兵相见,最后用武力解决问题,但是他不能不防。作为一个老牌政治家,按照最坏的结果去准备是一定的。
那么伊尹现在比较焦虑的问题是,王辉和汪伦在地下的活动,是太甲授意的,还是得到了默许,或者是太甲真要对自己动用武力?从太甲现在醉生梦死的作为上,看不出是后者,除非太甲是在掩人耳目,故意这样做。但是王宫内线送出来的消息又否定了这一点,因此,伊尹不能准确地安排从整朝政的时间表。
就在伊尹左右盘桓,不知如何进退的时候,飞扬急匆匆地来到了办公室。“飞大人,有事?”伊尹问,因为他看见飞扬脸上的神色不一般,所以问。
“是,有几件事要像丞相汇报。”飞扬擦擦额头的汗说。
“好,不用急,一件件说。”伊尹说着,指指椅子,示意飞扬坐下。
“丞相,大王要对寄养下黑手了。”飞扬说,显然,在他要汇报的情况中,这件事是最紧要的。
“消息可靠?”伊尹脸色变了,因为当初太甲答应了不要寄养的性命,伊尹才允许太甲把寄养带走,现在变卦了,当然生气。要知道,君无戏言,天下人都知道,可是太甲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公然毁约,一个没有信誉的大王?如何成为万民之主。“你有什么想法?”
“不能让总捕头屈死,我准备安排总捕头越狱。”飞扬说。一个全国警察的总管,法治的统领,却要带头违法,说出去多多少少有些奇葩,但是飞扬就是这样的人,他不能眼看着兄弟一样的总捕头冤死在大牢里。“丞相,如果做事不密被大王发现,我会独立承担。”
“难道不能有其它办法?比如,李代桃僵。”伊尹愕然地问,毕竟飞扬组织越狱这件事过于惊天动地,因为他可是总管法律的第一人。所以他希望用死刑犯代替寄养去死,这种偷梁换柱的办法,在古今监狱里是经常发生的。
“不能,因为监斩官是汪伦,在他面前作假是很难的。如果露馅,我们的人都会被害。”飞扬回答,他嘴里的我们的人,指的是内线。
伊尹想想,知道飞扬说的没有错,汪伦这个人精明,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捣鬼的确很难,就说:“这件事就当我不知道,事情做的要干净,只是寄养越狱后,准备让他去哪里?”
“藏在我的家里,因为我感觉,或许我们很快就需要寄养这样的人。”飞扬回答,虽然没有明说,为什么很快需要寄养,但是他相信,伊尹明白自己的意思。
“也好,不过这样一来,被大王发现,只怕你要用生命做赌注了,我也保不了你。”伊尹故意这样说。
“我知道,为了朝廷的未来,我们不能让好人,能人屈死。”飞扬斩钉截铁地说,没有一分犹豫。
伊尹看见飞扬这个态度,看见他一脸决绝的神色,心理佩服,就说:“先王的确有眼光,知道大人是肯为了朝廷利益,抛头颅,洒热血的人。放心,真要出了事,我和你一块承担。”
未了,伊尹亮出了自己的底牌,心理有了决定,真到了决断时候,只有提前和太甲摊牌了,只要他伊尹在,怎么可能让昏君横行霸道,主宰朝廷。
飞扬惊讶地笑了,因为他没有想到伊尹刚才在考验自己,现在明白了,有伊尹和自己捆绑,脑袋是没有问题了。
